【原创】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释珍真解《推背图》之六(蒙元)       
        
      
        第二十四象  丁亥    渐 (金本第二十五象) 
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谶曰:  
          北帝南臣,一兀自立。  
          离离河水,燕巢补{麥弋}。  
        颂曰:  
          鼎足争雄事本奇,  
          一狼二鼠判须臾。  
          北关锁钥虽牢固,  
          子子孙孙五五宜。  
        谶解:  
          “北帝南臣” 公元1279年,宋祥兴二年,元灭南宋统一中国,自此进入北方牧族统治时期。  
          “一兀自立” 一兀即“元”字。就元统治区而言,元以前为多国并存,现统一于元,故称一兀自立。  
          “离离河水” 离离指斡难河,今罹难之罹字与古之離同。此言铁木真起家于斡难河(克鲁伦河)上游(于今蒙古国肯特省境内)。  
          “燕巢补{麥弋} 括内字音“艺”,意为碎麦壳,有一种家燕,常衔泥和以碎麦壳筑巢。此言元太祖铁木真于斡难河称帝后,以此为基础,象燕子筑巢一样不断扩大地盘,其势力渐渐控制亚欧广大地区,成为古今世界第一大国。  
         
        颂解: 
          “鼎足争雄事本奇” 赵构立南宋与金、西夏成鼎足之势。  
          “一狼二鼠叛须臾” 草原窜来一狼,须臾之间,吃掉金与西夏,夏、金与草原之狼相比,只算二鼠。  
          “北关锁钥虽牢固,子子孙孙五五宜” 中国历代北方多边患,而元人不同,长城以北广大面积是他们自己版土,固然是锁钥牢固。牢固归牢固,其于中原统治还是不能长久,忽必烈之后,子孙只传十帝(二五之数,元于中土总十一帝,历时八十九年)。  
         
        此象 风山渐 易曰:“渐进也,进得位,往有功也。”元以燕巢补{麥弋},渐进渐有,其功也大。互未济 未济之卦,事有不了而终。此象言大元开国兼言元朝国运。其应一,元人企使汉人元化,以八月十五杀鞑子告终;其征二,元人为征军粮,人六十而活埋,传因辨夷鼠而终。变卦归妹,事应元顺帝携宫女北归续统,世称北元。 
        图中一大斧,斧铁柄木,象征元太祖铁木真;斧头又象征于中土开疆称帝之忽必烈,柄十节,象征忽必烈之十帝子孙。  
       
        
      
        第二十五象 戊子 震 (金本第二十六象) 
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谶曰:  
          时无夜,年无米。  
          花不花,贼四起。  
        颂曰:  
          鼎沸中原木木来,  
          四方警报起边垓。  
          房中自有长生术,  
          莫怪都城彻夜开。  
        谶解:  
          “时无夜,年无米”公元1355年,元至正十五年四月,元顺帝拜西僧习男女双修法,广取妇女,男女裸处,顺帝及宣臣日夜行其术,此为“时无夜”。 公元1348—1353年,盐贩方国贞、颍州刘福通、罗田徐寿辉、竹山孟海马、定远郭子兴相继起兵。元至正十八年,时河南、山东郡县皆被兵,民之老幼避聚京师,京师大饥疫,死者相枕藉。帝遣朴不花置地葬二十万尸。此应“年无米”。  
          “花不花,贼四起” 元至正二十年,拜搠思监为中书丞。时顺帝日厌政务,宦者资政院使朴不花与中书丞搠思监,趁机内外相结为奸利,四方警报、将臣功状,皆抑而不闻,气焰熏灼,内外百官趋附者十有八九,各路反兵相继坐大,势不可挡。  
         
        颂解: 
          “鼎沸中原木木来” 公元1355年,元至正十五年,刘福通迎韩山童子韩林儿首先于亳州称帝,林为双木,故称木木来。  
          “四方警报起边垓” 公元1360年起,陈友谅、明玉珍、朱元璋相继称帝,元室危。  
          “房中自有长生术,莫怪都城彻夜开” 顺宗溺于西僧所传之房中密术,厌理朝政,忽闻朱元璋大军迫近,遂趁夜开城门携后宫及皇子北奔。常遇春兵至,见城门大开,不遇敌抗而直入京都。  
         
        此象 震 易曰:“震 亨 震来虩虩(音瑟,虎惊貌),笑言哑哑(音饿),不丧匕鬯(音唱)。”匕鬯意为主宰主祭,喻指权力。此意应顺帝于宫中行房中密术,对朝野震动极大,“震得老虎都害怕”,引得众人都耻笑,但此事没有从内部动摇其皇权,宫中行密法十几年,皇位仍稳(不丧匕鬯)。互蹇,彖曰:“蹇  难也,险在前也。”虽不丧匕鬯,国危。变巽,巽者顺也,两风相催,有速象,应顺帝闻风速逃,其逃也顺。 
        图中众女随僧,象征淫行。男女双修为西方高僧修炼密法,于常人中行,即入邪淫,元人丧国于此。  
       
        
      
      
        阅读上一篇:释珍真解《推背图》之五(南宋)  
        阅读下一篇:释珍真解《推背图》之七(大明) 
          
       
         更新时间:
  25/10/14   19:09
              返回首页  |